隐秀
分类:译文 浏览量:
思维活动的领域极其阔远,文章情思的变化极其深微。源头深远才有分流产生,根柢壮实才能枝叶高大。因此文章的精华之作,必然有秀有隐。隐,就是文字之外的更深一层的意义;秀,就是篇章之中秀拔警策的语句。隐以有言外之意为工,秀以卓越超绝为巧,这是前人文章已有的美好成绩,作家才情的很好体现。隐的特征,是含义见于文字之外,隐秘的心声能使人从侧面领会贯通,蕴含的文采在不知不觉中展现,就如《易经》六十四卦的爻象可以变为互体,江河之中蕴藏着珠玉一样。所以互体变化爻象,就显示出《易》的四象;珠玉潜藏水中,波澜就有方和圆的不同。……
……“北风吹动着秋草,边地征马也有了思归之心”,气候凄寒而情事感伤,这是滞留他乡的怨歌。大凡一部文集中的优秀篇章,不满十分之一;一篇作品中的警策之句,也仅约百分之二。这些都是作者的构思恰好与隐秀的要求相合而产生,不是刻意琢磨所能求得的。有的以隐晦为深,虽然深奥却不是含蓄;有的靠刻意雕琢来求得工巧,虽然美好但非警策。所以自然而然地合于美妙,就如草木的鲜花光采闪耀;有意修饰而获得的华美,就像丝织品染上红绿色彩。红绿色彩染在丝织品上,色泽深而繁富鲜艳;鲜花闪耀于草木之上,色彩浅而光采明亮。含蓄的篇章之所以照耀文坛,警策的秀句之所以光大艺苑,就是这个原因。
综括而言:深厚的文章隐含着繁盛的文采,不尽的余味曲折地包容其中。由文辞变化产生的“言外之意”,就像是变爻的“卦中有卦”。言辞中的秀句,在千思万想中才能遇到一次。它使人心动神摇,其高超、美妙超过了笙匏之声。
发表评论(人工审核后显示)